(搖搖頭)
晞的事情,
工作上的離職
還有加上朋友FB的動態
最近給了我些長大的感觸
我常常噹人,
但我很少在當下的鋒頭跟人硬碰
私下我都柔性的勸說
也許我這種作法也有些不對吧
我知道不要給人做決定的壓力
不是每個人的取與捨都黑白分明
每個人也都有其菱菱角角以及脆弱的部份
前主管就說我個性糟糕的部份就是太過二分法了
缺少了大多數人有的漸層與柔軟
我瞭解自己期待馬上有些做法
是我自己內心無法處之淡然
那其實就表示在乎對方超越了某種界線
我對於離開目前這個工作的理由也是如此
期望它的改變太多
那該調整的就是我自己了
離開與失去總會帶給人一些落寞
已經從20出頭體驗到現在
10年的分分離離對我已經有些麻木
我也並沒有從這上面取得太多需要的安全感
反之我所需要的空間感比較大的多
也許該這麼說吧,
需要點時間在面對自己的內心
充滿電,恢復一些人性和感動
才能繼續珍惜周圍的人事物
Grow up. 彼得潘
2 則留言:
唉
每次甘霖老師的結論都寫的很好
唉~
可是甘霖老師每次都很難做到...
這次很想剁雞雞宣誓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