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坡時盡可能的撥到你可以負荷的最輕檔
        盡可能的瞭解你的單車變速,
        齒輪的作用方式和槓桿原理很像~
        前面齒盤越小,後面齒盤越大,在爬坡時就越輕鬆~
        從空轉的狀況開始往前尋找,找到你最能夠接受的檔位,
        如果還是很硬,不是坡太陡你該下來牽車,就是你的肌力還需要訓練。
《2》維持踩踏的高轉速(約70~100轉,大約是一秒鐘內踏下右踏板1.5次)
        我知道有些健身訓練中心的飛輪訓練會要求學員重踩來增加肌肉力量,
        自從我看了CTS後的感想是....這是錯誤的教學方式。
        越重的踩踏會累積越重的疲勞,會讓心臟增加負擔,
        同樣5%的爬坡,重踩上去和輕踩上去的心跳是不同的~
        不管是在比賽還是休閒,退一兩個檔位去保持踩踏的高轉速可以讓你減少很多疲勞。
《3》維持一定的呼吸頻率
        上坡的時候,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呼吸,
        也許你注意轉速就會忘了呼吸,那就只要注意呼吸就好,
        呼吸比起轉速更重要的多!
        呼吸的訣竅是『把氣給一口氣吐出來』。
        不是閉著氣硬踩、也不是大口的吸,
        吐的氣越多,你血液內的二氧化碳才能越有效率的排洩出來。
《4》衝刺
         你家的小朋友是不是最喜歡在上坡之前衝刺?
         一樣的道理,衝刺有助於上坡時更加的省力,
         衝刺的貫性可以幫助你爬上較緩的小坡,
         而且也能幫助你在上坡時換檔,
         而不會在你踩不動的時候才會想要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